宿东溪王屋李隐者

· 岑参
山店不凿井,百家同一泉。 晚来南村黑,雨色和人烟。 霜畦吐寒菜,沙雁噪河田。 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霜畦(xiāng qí):指覆盖着霜的田地。
  • 沙雁:一种水鸟,常在沙洲上觅食。
  • :鸣叫。
  • 天坛:指高耸的山峰。

翻译

山中的客栈没有凿井,百户人家共饮一泉之水。 傍晚时分,南村变得昏暗,雨色朦胧中夹杂着人烟。 霜覆盖的田地里,寒菜吐露生机,沙雁在河边的田野上鸣叫。 那位隐居的贤者难以寻觅,他的居所仿佛在天边的高峰之上,只有飞鸟才能到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静谧与超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如“百家同一泉”、“雨色和人烟”、“霜畦吐寒菜”等,展现了山村的宁静与和谐。诗末提及的“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则表达了隐者高洁脱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