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
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
九月山叶赤,溪云淡秋容。
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
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
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
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
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潘陵尖(pān líng jiān):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少室:山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是嵩山的一部分。
- 夜静闻风松:在静夜中听到风吹松树的声音。
- 溪云淡秋容:溪水上的云雾淡淡地映衬着秋天的景色。
- 火点伊阳村:伊阳,地名,今河南省伊川县;火点,指村庄的灯火。
- 烟深嵩角钟:嵩角,指嵩山脚下的寺庙;钟,指寺庙的钟声。
- 尚子:指古代的尚书令子产,这里泛指古代贤人。
- 蒋生:指蒋诩,东汉末年的隐士,这里泛指隐士。
- 胜惬(shèng qiè):满足,惬意。
- 诣(yì):前往,拜访。
- 天坛:指嵩山上的天坛峰。
- 回龙:指山间的云雾缭绕,形似回旋的龙。
- 心澹(xīn dàn):心情平静。
- 兴幽(xīng yōu):兴致深远。
- 稀微(xī wēi):微小,细微。
- 出处(chū chǔ):指出仕与隐居。
- 宦情(huàn qíng):做官的愿望。
- 道风(dào fēng):指道家的风范或生活方式。
翻译
我的草堂靠近少室山,夜晚静谧,能听到风吹松树的声音。 月亮从潘陵尖升起,照亮了十六座山峰。 九月时,山上的树叶变成了红色,溪水上的云雾淡淡地映衬着秋天的景色。 远处的伊阳村灯火点点,嵩山脚下的寺庙钟声在深烟中回荡。 古代的贤人尚子已不可见,隐士蒋生也难以再次相遇。 内心的满足只有自己知道,美好的趣味无人能分享。 昨天我前往山中拜访僧人,登上天坛峰的东侧。 向下望去,雷雨正在山下肆虐,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有回旋的龙。 晚上我与人群疏远,转而喜爱山丘和沟壑中的宁静。 心情平静如水木相映,兴致深远与鱼鸟相通。 细微的感悟让我自我释怀,出仕与隐居的选择截然不同。 何况我本就没有做官的愿望,发誓要依循道家的风范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少室山居所的秋夜景色和内心感受。通过“夜静闻风松”、“月出潘陵尖”等句,诗人营造了一个静谧而明亮的夜晚氛围。诗中“九月山叶赤,溪云淡秋容”进一步以秋天的色彩和气息来渲染景致。后文通过对尚子和蒋生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感。最后,诗人明确表示自己无宦情,决心依循道家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深切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