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庄严禅院

· 李洞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 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 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定里:禅定之中。
  • 烦热:烦恼和热恼,指世俗的烦恼。
  • 吟中:在吟咏之中。
  • 达性情:表达和理解内心的情感和本性。
  • 八水:指佛教中的八功德水,象征纯净和智慧。
  • 知味:领悟其真正的意义。
  • 诸翁:指各位高僧或智者。
  • 得名:获得名声或理解。
  • 冰井:比喻清凉之地,也指禅定的境界。
  • 厌浮生:厌倦尘世的虚浮生活。

翻译

在禅定之中,我远离了世俗的烦恼和热恼, 在吟咏之中,我表达和理解了内心的情感和本性。 走进林中,我遇到了来访的客人并与之交谈, 登上塔顶,我迎接了僧侣们的到来。 我领悟了佛教中八功德水的真正意义, 各位高僧和智者也都获得了名声和理解。 我们常常讨论那接近的冰井,即禅定的清凉境界, 不要轻易厌倦这尘世的虚浮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禅院中的宁静生活和对禅理的领悟。通过“定里无烦热”和“吟中达性情”,诗人表达了禅定带来的心灵平静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八水皆知味”和“常论冰井近”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入领悟和对禅定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