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

· 李洞
浴马池西一带泉,开门景物似樊川。 朱衣映水人归县,白羽遗泥鹤上天。 索米夜烧风折木,无车春养雪藏鞭。 缙绅处士知章句,忍使孤窗枕泪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浴马池:指供马洗澡的水池。
  • 樊川: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以风景优美著称。
  • 朱衣:红色的官服,这里指官员。
  • 白羽:白色的羽毛,常用来象征仙鹤或高洁之物。
  • 遗泥:留下泥土。
  • 索米:指求取食物或生活必需品。
  • 风折木:风把树枝折断。
  • 无车:没有车马,形容贫困。
  • 春养雪藏鞭:春天养马,雪中藏鞭,形容隐居生活。
  • 缙绅:古代指有官职或地位的人。
  • 处士:指未出仕的士人,隐士。
  • 章句:文章的句子和段落。
  • 孤窗:孤独的窗户,指孤独的环境。

翻译

在浴马池西边,有一带清澈的泉水,打开门就能看到如樊川般的美景。 穿着红衣的官员映照在水中,人已归去县城,白色的羽毛和泥土留下,仙鹤飞向天空。 夜里烧火求食,却遭遇风折断树枝,春天养马,雪中藏鞭,没有车马的贫困生活。 有官职或地位的人和隐士们懂得文章的句子和段落,却忍心让我孤独地对着窗户,含泪而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即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贫困。诗中“浴马池西一带泉,开门景物似樊川”展现了诗人居所的宁静与美丽,而“朱衣映水人归县,白羽遗泥鹤上天”则通过对比官员的离去和仙鹤的飞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后两句“索米夜烧风折木,无车春养雪藏鞭”直接描绘了诗人的贫困生活,而结尾的“缙绅处士知章句,忍使孤窗枕泪眠”则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知识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有诗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