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ǎo):搅动,扰乱。
  • 寒骨:形容寒冷至极。
  • 晓色:清晨的光线。
  •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
  • 飞禽:飞翔的鸟类。
  • 岩谷:山岩和山谷。
  • 折竹声:竹子因寒冷而断裂的声音。
  • 巢穴:鸟兽的窝。
  • 路岐:岔路,比喻不同的道路或选择。
  • 兼得:同时得到。
  • 拥袍公子:穿着厚袍的富家子弟。
  • 樵夫:砍柴的人。
  • 跣足:赤脚。

翻译

风搅动长空,寒意刺骨,清晨的光线透过窗户,带来一丝明亮。江河湖泊上看不到飞鸟的影子,山岩和山谷中时常听到竹子因寒冷而断裂的声音。鸟兽的巢穴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道路却同样平坦。穿着厚袍的富家子弟不要说冷,因为还有砍柴的人赤脚行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寒冷的冬日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严酷与生活的艰辛。诗中,“风搅长空寒骨生”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寒风的凛冽,而“光于晓色报窗明”则巧妙地利用清晨的光线,为寒冷的画面带来一丝温暖。后两句通过对江湖、岩谷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寒冷的氛围。最后两句通过对比“拥袍公子”与“樵夫”的生活状态,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唐诗。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