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秋日呈所知

四海无寸土,一生惟苦吟。 虚垂异乡泪,不滴别人心。 雨色凋湘树,滩声下塞禽。 求归归未得,不是掷光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海:指全国各地。
  • 寸土:极小的一块土地,这里指没有立足之地。
  • 苦吟:指苦苦吟咏,这里指作者苦苦追求诗意。
  • 异乡:他乡,外地。
  • :凋零,指植物因寒冷、干旱等原因而枯萎。
  • 滩声:水流冲击沙滩的声音。
  • 塞禽:指生活在边塞地区的鸟类。
  • 掷光阴:浪费时间。

翻译

在全国各地都没有立足之地,一生中只能苦苦吟咏。 虽然流下了异乡的泪水,但这些泪水并不会滴入别人的心田。 雨色中湘江的树木显得凋零,滩声伴随着边塞的鸟儿飞下。 渴望回归却未能如愿,这并不是在浪费时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归乡的深切渴望。诗中“四海无寸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无处安身的困境,而“一生惟苦吟”则透露出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热爱。后两句通过对湘江雨色和滩声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与凄凉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时间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