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后二日承晓湘家门侄自东官携同门诸子佳什见寄因答四韵

萧瑟新秋感索居,停云相望意何如。 清风辄自思玄度,一壑谁应过幼舆。 避世漫依金马署,忧时难上洛阳书。 冥冥江海归鸿远,目极扁舟忆钓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索居(suǒ jū):独居;玄度(xuán dù):高深的境界;幼舆(yòu yú):指年幼的人;金马署(jīn mǎ shǔ):指官署名;洛阳书(luò yáng shū):指文人雅士;归鸿(guī hóng):归来的大雁;扁舟(biǎn zhōu):小船。

翻译

七夕过后的第二天,我感受到了新秋的凉意,独自居住的心情如何?停下脚步,凝望着远处的云彩,心中思绪万千。清风吹拂,让我不禁思考人生的高深境界,谁能领悟这其中的奥妙?孤寂的山谷里,是否曾有年幼的身影经过?远离尘世,我常常依靠着虚构的金马署,但在动荡的时代里,要想登上洛阳的文人雅士之位却是困难重重。眼望着江海辽阔,远飞的大雁仿佛在归来,我却只能在心中回忆起曾经垂钓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七夕后的清晨,独自感受秋天的凉意,思绪万千,对人生境界和现实处境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的感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时代和自我境遇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探寻和追问。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