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欧子建邓伯乔二子

十年曾共理烟萝,白社青灯夜夜过。 花满游堤春屐冷,酒残歌席暮钟多。 谁将小草论生事,终自冥鸿谢网罗。 目极白云天万里,瑶华何日寄沧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欧子:古代人名,指受封的贵族。
  • 邓伯乔:古代人名,指受封的贵族。
  • 烟萝(yān luó):指烟雾和藤蔓。
  • 白社:古代祭祀时用的白色社稷。
  • 青灯:古代用来照明的灯。
  • 游堤:指在堤岸上游走。
  • (jī):古代一种木底布面的鞋。
  • 歌席:歌唱的席地而坐的场所。
  • 暮钟:傍晚的钟声。
  • 终自:最终自己。
  • 冥鸿:指神秘的大雁。
  • 网罗:陷阱。
  • 瑶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沧波:大海的波浪。

翻译

寄给欧子和邓伯乔两位贵族子弟

十年来我们曾一起在烟雾和藤蔓中共同生活,在白色祭祀用的社稷和青灯下度过了无数个夜晚。 春天,花朵盛开,我们一起漫步在堤岸上,脚下的木底布面鞋感受到了春天的凉意;酒过三巡,歌声萦绕在席地而坐的场所,傍晚的钟声多次敲响。 谁会拿小草来比喻生活中的琐事,最终我们自己像神秘的大雁一样脱离了陷阱。 眼望着天边的白云,千里之外,不知何时才能寄托我们的心情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瑶华。

赏析

这首诗以寄托情怀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与欧子和邓伯乔共同度过的岁月,通过烟雾、社稷、青灯等意象,展现了岁月静好的生活场景。诗人以花开春天、酒歌夜晚、白云天际等意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意境深远,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