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观潮

· 周权
钱塘江上风飕飕,谁驱逆水回西流。海门山色暗蛾绿,翕忽澒洞惊吴艘。 飞廉贾勇咄神变,倒掀沧溟跃天半。阗阗霹雳驾群龙,高击琼崖卷冰岸。 初疑大鲸嘘浪来瀛洲,银山雪屋烂不收。又疑当时捍筑射强弩,至今水战酣貔貅。 溪盈壑满留不住,怒无泄处潜回去。乘除消长无停机,断送人间几朝暮。 吴侬何事观不休,落日沧波万古愁。汀蘋沙雁年年秋,海云一抹天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塘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观潮闻名。
  • 海门山:指钱塘江入海口的山。
  • 蛾绿:形容山色暗淡如蛾翅。
  • 翕忽:迅速。
  • 澒洞:水势汹涌。
  • 吴艘:吴地的船只。
  • 飞廉:风神。
  • 贾勇:勇猛。
  • :表示惊异。
  • 倒掀:翻转掀起。
  • 沧溟:大海。
  • 阗阗:形容声音大。
  • 霹雳:雷声。
  • 琼崖:海南岛的别称,此处形容水花如琼崖般美丽。
  • 银山雪屋:形容浪涛如银山雪屋。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乘除消长:比喻事物的盛衰变化。
  • 吴侬:吴地的人。
  • 汀蘋:水边的草。
  • 沙雁:沙滩上的雁。

翻译

钱塘江上的风呼呼作响,是谁驱使逆流的水回转向西流去。海门山的颜色暗淡如蛾翅,水势汹涌迅速,惊动了吴地的船只。风神勇猛地展现神奇的变化,翻转掀起大海,跃至半空。雷声大作,仿佛驾驭着群龙,高高地击打着琼崖般的水花,卷起冰冷的岸边。

起初怀疑是大鲸在浪中嬉戏,从瀛洲而来,银山雪屋般的浪涛无法收拾。又怀疑是古代为了抵御外敌而筑的强弩,至今仍在水中激战,勇猛的军队如貔貅般战斗。

溪水盈满沟壑却留不住,愤怒无处发泄,只能潜回。事物的盛衰变化不停,断送了人间多少朝暮。吴地的人为何看不厌,落日的波涛中蕴含着万古的忧愁。水边的草和沙滩上的雁,年复一年地迎来秋天的到来,海云一抹,天尽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钱塘江观潮的壮观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潮水的汹涌、风的猛烈、雷的震撼以及历史的沉思融为一体。诗中,“飞廉贾勇咄神变”等句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猛,而“乘除消长无停机”则隐喻了人世的无常。结尾处的“落日沧波万古愁”更是深化了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

周权

元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