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有感

骨肉星分天一涯,萱堂何处忆孤儿。 排愁正赖无声乐,遗兴学吟有眼诗。 丽句日逐三上尔,香醪时复一中之。 前年汉使来西域,笑我星星两鬓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骨肉星分:形容亲人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如同星星分布在天际。
  • 萱堂:指母亲。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母亲。
  • 排愁:排解忧愁。
  • 遗兴:留下兴致,指在忧愁中寻找乐趣。
  • 学吟:学习吟诗。
  • 有眼诗:指有深意的诗。
  • 丽句:美丽的诗句。
  • 三上:指在马背上、枕头上、厕上,古人认为这三个时刻是思考创作的好时机。
  • 香醪:美酒。
  • 一中:指饮酒适量,使心情舒畅。
  • 汉使:汉朝的使者,这里指元朝的使者。
  • 西域:指中国西部地区。
  • 星星两鬓丝:形容头发斑白,如同星星点点。

翻译

亲人分散在天涯海角,母亲在哪里会想起我这个孤儿呢? 我正依赖着无声的音乐来排解忧愁,留下兴致学习吟咏有深意的诗。 美丽的诗句每天都在马背上、枕头上、厕上思考,美酒不时地适量饮用以舒畅心情。 前年汉朝的使者来到西域,笑着看我头发斑白,如同星星点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生活中的孤独与忧愁。通过“骨肉星分”和“萱堂何处”描绘了亲人分离的遥远与母亲的思念,而“排愁”、“遗兴”则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寻找慰藉的努力。诗中的“丽句”和“香醪”反映了作者在文学和酒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汉使”和“星星两鬓丝”的对比,突显了时光流逝与个人沧桑,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间义州弘政人,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末辟为左右司员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见,处之左右。呼为长髯人(蒙语:吾图撒合里),每征讨,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为主管汉人文书之必阇赤,汉称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定君臣礼仪;反对以汉地为牧场之议,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建立赋税制度;请军民分治,州县长吏治民事,万户府理军政,课税所管钱谷。太宗五年入汴时,请废“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经义、词赋、策论取士之制。乃马真后称制时,渐失信任,抑郁而死。卒谥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