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甲辰九日同牛谅伊甫陈世昌彦博徐一夔大章高巽志士敏释良琦元璞守良□□登东塔以杜少陵玉山高并两峰寒之句分韵赋诗得并字
东住有高塔,名与福城并。
九日陪诸贤,登临期绝顶。
秋深木叶落,不觉天地迥。
凉飙洒林霏,咫尺衣裳冷。
玉田好开怀,何止供香茗。
幽轩赏佳菊,竟夕忘酩酊。
昔人昼游此,衣饰率尚褧。
寥寥千载间,视若空华等。
清境素情惬,尘心未全屏。
感彼兴我怀,钩诗记深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正甲辰:元朝至正年间的甲辰年,即公元1364年。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牛谅伊甫、陈世昌彦博、徐一夔大章、高巽志士敏、释良琦元璞、守良□□:均为当时的人物名。
- 杜少陵: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诗句,形容山峰高耸,寒气逼人。
- 福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凉飙:凉风。
- 林霏:林中的雾气。
- 香茗:好茶。
- 酩酊:大醉。
- 褧:古代一种轻薄的衣物。
- 空华:虚幻的景象。
- 素情:本心,真性情。
- 钩诗:创作诗歌。
翻译
在元朝至正甲辰年的重阳节,我与牛谅伊甫、陈世昌彦博、徐一夔大章、高巽志士敏、释良琦元璞、守良□□等人一同前往东住的高塔,期望登至绝顶。已是深秋,树叶纷纷落下,不觉间天地显得更加辽阔。凉风拂过林间的雾气,使得衣裳都感到寒冷。在玉田中,我们心情愉悦,不仅享受了香茗,还在幽静的小轩中欣赏了美丽的菊花,直至夜晚,我们都沉醉其中。昔日的人们在此游玩时,衣着都十分轻薄。千载之间,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虚幻。虽然身处清幽之境,但尘世的情感并未完全摒弃。这让我感慨万分,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记录我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与友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对深秋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秋深木叶落,不觉天地迥”一句,既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又隐喻了人生的无常。结尾处的“感彼兴我怀,钩诗记深省”则体现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