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剑行赠韦汉臣
沧海波未澄,无人斩长鲸。韦郎三尺玉,匣中鸣不平。
蛟龙一出雷雨随,翕忽变化清四夷。可惜有才不见用,青天白日将何为?
酒酣起舞抱剑哭,肃肃悲风动茅屋。不如南山学种田,自古青萍换黄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海波未澄:比喻时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 长鲸:比喻巨大的祸害或恶势力。
- 韦郎:指韦汉臣,诗中的主人公。
- 三尺玉:指宝剑,因其长约三尺,故称。
- 匣中鸣不平:剑在鞘中发出声响,比喻有才能的人怀才不遇,心中不平。
- 蛟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处比喻英雄或杰出的人才。
- 翕忽变化:迅速变化。
- 清四夷:使四方边远之地得到平定。
- 青天白日:比喻光明正大的环境或时机。
- 酒酣:饮酒至酣畅之时。
- 起舞抱剑哭:形容悲愤至极,以舞剑表达内心的激愤和无奈。
- 肃肃悲风:形容风声凄凉,带有悲意。
- 南山:泛指山野之地,比喻隐居的地方。
- 青萍换黄犊:青萍是一种水草,黄犊指小黄牛,比喻从军旅生活转为田园生活。
翻译
时局动荡,无人能平定大乱。韦汉臣的宝剑,在鞘中鸣响,表达着内心的不平。 一旦英雄出世,便如蛟龙般带来雷雨,迅速改变局势,使四方安定。 可惜这样的人才未被重用,在光明正大的环境中又能有何作为呢? 酒至酣畅,舞剑哭泣,凄凉的风声在茅屋中回荡。 不如归隐南山,学习耕种,自古以来,英雄总有从军旅转为田园的一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韦汉臣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诗中“匣中鸣不平”和“酒酣起舞抱剑哭”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英雄内心的激愤和无奈。最后提出归隐田园的想法,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失望后的逃避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对英雄命运的深刻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