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
睢水东,彭城下。西风残照古台荒,楚项重瞳曾戏马。
振鬣长鸣声捲河,翻身一跃光腾波。时危力尽将奈何,骓兮不逝空悲歌。
九日黄花秋霜晚,长河东流去不返。遥怜霸业逐烟消,宾雁南飞楚天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睢水(suī shuǐ):古代河流名,流经今河南省。
- 彭城:古地名,今江苏省徐州市。
- 西风残照:秋天的西风和夕阳的余晖。
- 楚项重瞳:指楚霸王项羽,传说他有两个瞳孔。
- 振鬣(zhèn liè):马抖动鬃毛。
- 捲河:形容马嘶声大,如同能卷起河水。
- 光腾波:形容马跃起时水花四溅,光芒闪烁。
- 时危力尽:时局危急,力量耗尽。
- 骓兮(zhuī xī):项羽的坐骑名。
- 九日黄花: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菊花。
- 霸业:指项羽的霸业。
- 宾雁:指南飞的雁群。
翻译
睢水从东边流过,彭城坐落在那里。西风和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古老的戏马台,荒凉一片,楚霸王项羽曾在这里戏马。 马抖动鬃毛,长声嘶鸣,声音仿佛能卷起河水,翻身一跃,水花四溅,光芒闪烁。但时局危急,力量耗尽,项羽又能如何?他的坐骑骓不曾远去,只留下空洞的悲歌。 重阳节的菊花在秋霜中显得晚熟,长河向东流去,一去不复返。遥想项羽的霸业已随烟消云散,南飞的雁群在楚天远处,显得那么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古戏马台的荒凉景象,以及项羽曾经的辉煌与最终的悲歌,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哀悼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西风残照”、“振鬣长鸣”等,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场景,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是一首优秀的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