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石山
伊谁斧凿,此玲珑岩岫。至巧先天化工手。又不知何地,夜壑深藏,今留待、白发诗人携走。
向宣和废苑,睥睨高株,欲转愁回万千首。期出处与君偕,立则参前,卷密可怀之襟袖。尚未敢、云能此私从,怕雷雨冥冥,六丁来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玲珑(líng lóng):精巧细致。
- 岩岫(yán xiù):山洞,山穴。
- 化工:自然造化之工。
- 夜壑:深邃的山谷。
- 白发诗人:年老的诗人,此处可能指作者自己。
- 宣和废苑:宣和年间的废弃园林,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
- 睥睨(pì nì):斜视,有傲慢或不屑之意。
- 出处:出仕与隐居,指人生的选择。
- 参前:并立,比喻与某人或某物并列。
- 六丁:道教中的六位丁神,常被认为是守护神。
翻译
是谁用斧凿,创造了这座精巧的山洞。这巧夺天工的手法,仿佛出自天工之手。又不知是哪个深邃的山谷,在夜晚将其深藏,如今却留给了白发苍苍的诗人来携带着走。
面对宣和年间的废弃园林,我傲慢地斜视着高大的树木,心中回旋着万千忧愁。期望我的出仕与隐居能与你相伴,站立时如同并肩,卷轴中的秘密可藏于怀中衣袖。我还不敢说,我能独自拥有这一切,只怕雷雨交加,冥冥中有六丁神来取走。
赏析
这首作品以精巧的山洞为引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玲珑岩岫”与“化工手”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巧合。后文通过对“宣和废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结尾处对“六丁”的担忧,更是深化了诗人对命运不可掌控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