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

春申君,见利重,见理蒙。保相印,封江东,李家女儿入楚宫。 春申灭国并灭嗣,舍人入相遗腹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申君: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名黄歇,封于春申(今湖北江陵),故称春申君。
  • 见利重:看重利益。
  • 见理蒙:对道理不明。
  • 保相印:保持相位。
  • 封江东:被封在江东地区。
  • 李家女儿:指李园之妹,后成为楚怀王的宠妃。
  • 入楚宫:进入楚国的宫廷。
  • 灭国并灭嗣:指春申君的封国被灭,连同他的后代也被消灭。
  • 舍人:指春申君的门客。
  • 入相遗腹子:指门客的儿子,实际上是春申君与李园之妹的私生子,后来成为楚国的宰相。

翻译

春申君,看重利益,对道理不明。他保持了相位,被封在江东,李家的女儿进入了楚国的宫廷。春申君的封国和他的后代都被消灭了,他的门客的儿子,实际上是他的私生子,后来成为了楚国的宰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春申君的一生,揭示了他因重利轻义而导致的悲剧结局。诗中“见利重,见理蒙”一句,深刻地指出了春申君的性格缺陷,而“保相印,封江东”则描绘了他的权势和地位。最后两句“春申灭国并灭嗣,舍人入相遗腹子”则揭示了他因私欲而导致的家族和国家的不幸,以及他私生子的意外崛起,反映了历史的无常和讽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对春申君一生的精炼评价。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