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孝子行

孝子兰,刻木肖母颜。木有神,痛相关。况我孝子有母,上堂问安否,母胡为,双目瞽。 母瞽扪壁行,行听孝子声。孝子泣母舐母目,何时仰见天日星。 朝舐瞽,莫舐瞽,一日二日百里程。母瞽豁然而月明,邻里交相贺,母如长夜再生明。 孝子名上达天听,华表柱为孝子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ǔ):盲,失明。
  • (mén):触摸。
  • (shì):用舌头舔。
  • 豁然:突然变得明亮或清晰。
  • 华表柱: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常用来表彰功德。

翻译

孝子兰,刻木像母颜。木像有灵,痛苦相连。何况我孝子有母,上堂问候安否,母亲为何,双目失明。 母亲失明,摸墙行走,行走只听孝子声。孝子哭泣,母亲舔母目,何时能仰望天日星。 朝舔失明,夜舔失明,一日二日,百里程。母亲失明突然变得月明,邻里交相庆贺,母亲如同长夜再生光明。 孝子名声上达天听,华表柱为孝子旌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孝子对失明母亲的深切关怀和不懈努力。通过刻画孝子兰的行动,如刻木像母、舔母目等,展现了孝子对母亲的深情和希望母亲重见光明的强烈愿望。诗中“母瞽豁然而月明”一句,生动地表达了孝子不懈努力后母亲重见光明的喜悦,以及邻里对孝子行为的认可和赞扬。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孝子的美德和母子间深厚的情感。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