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阿荣存初参议秋夜见寄

· 虞集
寓馆城门夕,高秋雨露开。 天垂华盖近,月转紫垣来。 疏阔思良会,淹留到不才。 深期谢安石,挥麈散风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寓馆:寄居的馆舍。
  • 城门夕:城门傍晚时分。
  • 高秋:深秋。
  • 雨露开:雨露降临。
  • 天垂华盖:天空中仿佛垂下了华盖,形容天空的壮丽。
  • 华盖:古代帝王车驾上的伞盖,这里比喻天空。
  • 月转紫垣:月亮转过紫色的宫墙,形容月夜的美景。
  • 紫垣:紫微垣,古代星象学中代表皇宫的星区,这里指宫墙。
  • 疏阔:疏远,不常见面。
  • 良会:美好的相聚。
  • 淹留:停留,逗留。
  • 不才: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无能或不配。
  • 谢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名臣,这里作者自比。
  • 挥麈:挥动麈尾,古代文士清谈时常用麈尾拂尘,这里指清谈。
  • 风埃: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翻译

寄居的馆舍在城门旁,深秋时节雨露降临。 天空中仿佛垂下了华盖,月亮转过紫色的宫墙。 我思念着与你的美好相聚,却因自己的无能而停留。 我深切期望能像谢安那样,挥动麈尾,驱散世俗的纷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天垂华盖”和“月转紫垣”的壮丽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谈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虞集的文学造诣。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