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范尊师赋云林清游

· 虞集
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 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 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 斸苓春雾重,煮术晚烟轻。 绿室嘘丹气,苍崖受日精。 樵遗伐木斧,真降引霓旌。 九鼎金还就,千龄树不倾。 问谁解居此,云是范长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茅:指高大的茅草,这里形容山峰高耸。
  •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八尺。
  • :柱子,这里指房屋的柱子。
  • 云林:云雾缭绕的树林。
  • 户牖:门窗。
  • 斸苓:挖掘茯苓,一种药材。
  • 煮术:煮制药材的方法。
  • 绿室:指炼丹的房间。
  • 嘘丹气:炼丹时散发出的气息。
  • 苍崖:青色的山崖。
  • 受日精:接受太阳的精华。
  • 樵遗:樵夫遗留下的。
  • 伐木斧:砍树用的斧头。
  • 引霓旌:引导彩虹般的旗帜,象征神仙的仪仗。
  •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权力的重器。
  • 千龄树:千年古树。
  • 范长生:人名,可能是指居住在山中的隐士。

翻译

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下,有三四间简朴的茅屋。云雾缭绕的树林中,门窗湿润,仙鹤飞去,海天一色。坐在屋中发出悠长的啸声,仿佛人间能听到玉笙的乐音。春天挖掘茯苓时,春雾重重;晚上煮制药材时,晚烟轻飘。炼丹的房间里弥漫着丹药的气息,青色的山崖吸收着太阳的精华。樵夫遗留下的砍树斧头,仿佛真的有神仙引导着彩虹般的旗帜。九鼎重器已经炼成,千年古树依旧稳固不倒。询问谁能有资格居住在这里,原来是一位名叫范长生的隐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清幽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诗中“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等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烘托出隐士的高洁情怀。结尾点出“范长生”之名,既是对隐士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虞集

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先世为蜀人。宋亡,父汲侨居崇仁。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卒谥文靖。集弘才博识,工诗文。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