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见说西征急,征夫行路难。 初闻度辽海,复道返长安。 传箭几时歇,寄书何处看。 秋宵散银烛,独照锦衾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征夫:指出征的士兵
  • 辽海:即今天的渤海,位于中国东北
  • :指传递消息的方式之一,类似现代的快递
  • 秋宵:秋天的夜晚
  • 银烛:银制的蜡烛
  • 锦衾:华丽的被褥

翻译

听说西征很紧急,出征的士兵行路艰难。 刚听说要渡过辽海,又要返回长安的道路。 传递消息的箭何时才能停歇,寄出的书信又会送到何处呢。 秋天的夜晚,散发着银光的蜡烛,照亮着孤独的锦衾,感受到寒冷。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出征士兵的艰辛和孤独。士兵们在西征途中面临着种种困难,需要渡过辽海,又要回到长安,传递消息的箭和寄出的书信都是他们与家乡联系的纽带。而在秋夜里,孤独的士兵照亮着寒冷的锦衾,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郁和孤寂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士兵的艰辛命运,令人感慨不已。

林大春

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