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使君之官南赣

峨峨虎头城,咽喉我蛮扬。 五岭此大门,筑关自秦皇。 尉佗绝新道,以之为屏障。 山川连瓯闽,建瓴势莫当。 郁孤有台基,三省之堤防。 使君负雄才,天南所歧望。 礼阴而乐阳,为化流炎荒。 声诗百福宗,人伦于焉昌。 宣布天地精,中和在宫商。 六义始于风,动人宜温良。 微言一相感,万物开其房。 方今用兵馀,民风多忧伤。 所赖诸侯诗,优柔致祯祥。 使君藩维寄,德教先豫章。 身作南长城,恩及祝融乡。 巡行至大庾,阴雨滋桄榔。 玉枕山嵯峨,霹雳泉汤汤。 攀援南北枝,要我毋相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峨峨(é é):高耸的样子。 蛮扬(mán yáng):指南方的地名。 筑关(zhù guān):修筑关隘。 尉佗(wèi tuó):古代将领名字。 瓯闽(ōu mǐn):泉州和闽南地区。 建瓴(jiàn líng):筑垒。 郁孤(yù gū):郁郁寡欢的样子。 三省(sān xǐng):指福建、广东、广西三省。 礼阴(lǐ yīn):指阴暗处。 乐阳(lè yáng):指阳光明媚处。 流炎(liú yán):指炎热的气候。 百福宗(bǎi fú zōng):指百姓的福祉。 焉(yān):在那里。 中和(zhōng hé):和谐。 宫商(gōng shāng):指音律。 风(fēng):指风气。 温良(wēn liáng):温和善良。 相感(xiāng gǎn):相互感应。 祝融(zhù róng):古代火神名字。 桄榔(guāng láng):榕树。 山嵯峨(cuó é):高耸的山峰。 霹雳(pī lì):雷声。 攀援(pān yuán):攀爬。

翻译

高高耸立的虎头城,是南方蛮荒地区的要冲。 五岭是这座大门,是秦皇修筑的关隘。 尉佗开辟了新的道路,作为屏障。 山川连接着泉州和闽南地区,筑垒的势力无人能敌。 郁郁寡欢的台基,是福建、广东、广西三省的防线。 使君怀揣着雄才,是南方仰望的对象。 讲礼仪而享乐阳光,为了使人们在炎热的荒野中得到文明的滋润。 声誉和诗歌带来百姓的福祉,人伦关系在这里得以繁荣。 传播天地之精华,和谐的音律在宫商间流传。 六义从风气开始,感动人心的是温和善良。 微小的言语也能引起共鸣,万物都在展示各自的风采。 如今虽然还在用兵,但人民的心情多是忧伤。 多亏诸侯的诗歌,才能以柔和的方式带来吉祥。 使君作为边防的支柱,德行教化先行。 身体如同南方的长城,恩泽也延及到祝融的故乡。 巡行至大庾,阴雨滋润着榕树。 高耸的山峰,雷声隆隆。 攀爬南北的枝干,让我们永不忘记彼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使君南下巡视的壮丽场景,展现了南方山川的壮美和使君的威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名和典故,表达了对南方地域的赞美和对使君的敬仰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南方地域的热爱和对使君的推崇之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豪迈情怀和爱国情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