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僧述古画黄山诸松见寄诗以酬之
大师将毋永嘉僧,画松往往松飞腾。
梦中吞龙知几百,吐为松树有神冯。
狂来倒吸歙溪酒,醉中鳞甲出两肘。
黄山诸松最奇怪,秃笔扫来无不有。
此图十株皆逼真,尺蠖盘回苦不伸。
千态万状在枝干,多横少直争轮囷。
日挥双管走奇鬼,一为生枝一枯蘖。
拂水藤缠夜叉臂,凌霄花结灵鼠尾。
针芒一一如铁攒,中有风雨驱惊湍。
阴森已过毕庶子,劲挺绝胜蒋长源。
大师画手老无敌,因我爱松费笔力。
他时我向黄山行,偃盖株株应遍识。
会当再拜卧龙松,十旬坐卧当卧龙。
剪取生绢长一丈,乞师图取归南禺。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永嘉(yǒng jiā):古代地名,今浙江永嘉县。
- 歙溪(shè xī):古地名,今安徽歙县。
- 鳞甲(lín jiǎ):指龙的鳞片和甲壳。
- 轮囷(lún qūn):指松树的枝干交错纵横的样子。
- 奇鬼(qí guǐ):奇异的形态。
- 蘖(niè):指树木的新芽。
- 夜叉(yè chā):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恶的神灵形象。
- 灵鼠(líng shǔ):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鼠类。
- 针芒(zhēn máng):形容松针的尖锐。
- 惊湍(jīng tuān):湍急的水流。
- 毕庶子(bì shù zǐ):古代画家名。
- 蒋长源(jiǎng cháng yuán):古代画家名。
- 偃盖(yǎn gài):古代地名,今安徽歙县。
- 龙松(lóng sōng):传说中的神奇松树。
翻译
大师画了永嘉僧,画的松树一个个仿佛在飞腾。 梦中吞食龙知不知几百,吐出来变成了神奇的松树。 画面中的松树倒吸着歙溪的酒,仿佛在醉酒中龙的鳞甲露出来。 黄山的松树最为奇特,用秃笔一笔一划,无一不栩栩如生。 这幅画中的十株松树都栩栩如生,尺蠖盘绕回旋,苦苦挣扎却无法伸展。 树干上千姿百态,交错纵横,争相盘旋。 画中奇异的形态,一株生长着新枝,一株却是干枯的新芽。 水面上的藤蔓缠绕着夜叉的臂膀,高空中凌霄花结着灵鼠的尾巴。 松针一个个尖锐如针,其中有风雨驱动着湍急的水流。 阴森的氛围已经超越了毕庶子,挺拔的姿态胜过了蒋长源。 大师的画技老到无可匹敌,因为我热爱松树,所以费尽心思。 将来我一定要去黄山一游,每一株松树都应该认得。 一定要再次拜访卧龙松,十天之后再次卧在卧龙松下。 剪下一丈长的生丝,请求大师画下来,带回南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师画了一幅描绘永嘉僧和黄山诸松的古画,画中松树栩栩如生,形态奇特,树干交错纵横,树枝千姿百态。诗人对画中松树的描绘细致入微,形象生动,展现了松树的神奇之处。通过对画中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师画技的赞叹和对松树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黄山之行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描绘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