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卧痾京邸与王郑二司徒论书时二君相继自吴中至
注释
禹篆(yǔ zhuàn):指禹的篆书,古代一种书法风格。
羲文(xī wén):指伏羲的文字,古代一种文字。
珠林(zhū lín):指珠子般的树林。
翡翠(fěi cuì):翠绿色的宝石,这里用来形容美丽的鸟。
溟渤(míng bó):大海的样子。
蛟龙(jiāo lóng):传说中的神龙。
仪曜(yí yào):指光彩夺目的样子。
西华(xī huá):指华山。
陟嵩(zhì sōng):指登上嵩山。
商墟(shāng xū):商人聚集的地方。
宣尼(xuān ní):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迤逦(yǐ lǐ):曲折的样子。
嵩少(sōng shào):指嵩山。
神交(shén jiāo):指志同道合的交往。
孔丛(kǒng cóng):指孔子的后代。
咸阳(xián yáng):古代都城。
明光(míng guāng):指明亮的光芒。
徵仲(zhēng zhòng):指古代贤人。
祝京兆(zhù jīng zhào):指祝融,古代火神。
右江河(yòu jiāng hé):指右江,古代地名。
薄沈赵(bó chén zhào):指赵国的人。
造化(zào huà):指自然界的创造力。
金石奥(jīn shí ào):指金石之中的奥秘。
晋魏(jìn wèi):晋朝和魏朝。
轩昊(xuān hào):指天空。
史籀(shǐ zhòu):古代传说中的书法家。
芝玉(zhī yù):指珍贵的草木和宝石。
颓波(tuí bō):指衰败的波涛。
元常(yuán cháng):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王右军(wáng yòu jūn):指作者自己。
偏傍诮(piān bàng qiào):指依附别人而自贬。
窈窕(yǎo tiǎo):形容文雅秀丽的样子。
浑灏(hún hào):形容宽广辽阔的样子。
翻译
曾经喜欢研读古书,家世本来就很尊贵。
在山中很少见到禹的篆书,在海上也很难找到伏羲的文字。
静静地在山中学习,专心致志地探讨深奥的道理。
风吹起珠子般的树林,美丽的鸟儿在其中飞翔。
晴朗的云彩漂浮在大海上,神龙在其中沐浴光辉。
感悟到了真理,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山中出来后,就等待着皇家的召唤。
早晨游览齐鲁的郊外,傍晚住宿在燕门的边境。
前年曾经西入关中,游览了京洛的胜迹。
寻访了西华的遗迹,登上了嵩山的巅峰。
曲曲折折地走出商人聚集的地方,去参拜我的先人的庙宇。
墓门上有石碣,据说是宣尼所立。
古文苔藓深厚,读起来让人泪流满怀。
心中描绘着美好的景象,深深怀念着过去。
无奈白天匆匆而过,心中忧郁,被红尘所缠绕。
有时候突然兴致勃勃,与朋友畅谈挥毫。
只是为了排解内心的郁闷,只能用言语和笑声来慰藉。
却不知道天南地北的英雄,神交之缘竟然不期而遇。
孔子的后代兴起,偶然相遇在咸阳的道路上。
寻找到了我珍藏的双素书,为我展开清新的歌唱。
相思别后相见,传家之宝岂能忘怀。
舞剑的身影在远处飘渺,飞盖的身影又何其渺小。
昨天我自东方归来,二位朋友也同时被召唤到南方。
在谷口,心意已经相通,会稽的风景也让人心驰神往。
如今明亮的光芒下,相见时各自倾倒。
自言与贤人交往,更加向往祝融的风采。
俗世间河流纵横,你却是来自赵国的人。
坐在一起的客人都惊叹不已,病中的我也情不自禁地高兴起来。
生动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墨色闪烁着日光。
为你振动起修长的羽毛,心中的情感转为悲凄。
思考着造物之功,金石之中的奥秘。
从晋朝魏朝一直到天空,史籀的书法已经雕琢完毕,何必再议论这些遥远的事物。
珍贵的草木和宝石逆流而上,元常启示着末世的光芒。
唉,王右军啊,不要再依附别人而自贬。
男儿自强自立,何必向别人学习文雅。
千古留下的痕迹,道路自然而然地奇妙。
能否再次感受到这种风采,与你一同畅游在浩渺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作者与王郑二司徒在京邸论书时的情景为主线,表达了对古书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珠林、翡翠、蛟龙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探访和对先贤的怀念,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友谊、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林大春的其他作品
- 《 督府司马凌公大征罗旁上功次得蒙绮币之赐兼荫一子为勋卫盖异数也其年冬十月适会诞辰于是丘使君请予作诗为贺遂成一律 》 —— [ 明 ] 林大春
- 《 七夕承郭使君枉过于谢家池馆有诗见贻依韵奉答 》 —— [ 明 ] 林大春
- 《 挽萧处士 》 —— [ 明 ] 林大春
- 《 九日陪郭使君梅别驾饮少峰池亭使君有诗四首因用其韵各得一字和之 》 —— [ 明 ] 林大春
- 《 西署白云楼为云间董原汉 》 —— [ 明 ] 林大春
- 《 永安道中寄张少参周佥宪 》 —— [ 明 ] 林大春
- 《 舟行 》 —— [ 明 ] 林大春
- 《 得王明府恒叔书至自确山兼索近作为书四绝寄之 》 —— [ 明 ] 林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