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赠陈献孟并送其行
注释
秦季:指秦朝时期。焚诗书: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先圣:指古代圣贤。陈王:指陈胜。张子房:指张良。鲁连:指鲁仲连。荆卿:指荆轲。兰池:指兰池。博浪:指博浪沙。始皇:指秦始皇。太公:指太公望。
翻译
读史送给陈献孟并送他出行 秦朝时期焚烧了许多古代的诗书,圣贤的道理也因此失传。 许多儒士背着礼器,匆忙地投奔陈胜。 普通人只是发愤,曾经不明白国家兴亡的道理。 隐忍而取得成功的名声,何如张良那样坚毅。 张良并非儒士,他的气魄何等坚强。 他的终结像鲁仲连,他的开始像荆轲。 一生我所向往的,你也向往他的狂妄。 古往今来两位盗贼英雄,兰池和博浪。 年轻人虽然轻率出手,但气魄实在吞噬了始皇。 你读太公的书,曾经能领悟到其中的要旨吗? 先贤有适宜的概略,揣摩应该不会有空闲。 将要飞翔却先隐藏翅膀,将要呜叫却先引颈高歌。 何必是高大威猛的人,才能够应对帝王。 从容地步行,游走在淮海之滨。 英雄没有神明的指导,学问就不会明亮。 如果能够依循老成稳重,以礼为准则。 我也是个行事果敢的人,老年依然保持锐气。 汉初有两位少年,却不能同行。 强忍已经久矣,半夜里起来徘徊。 你现在血气旺盛,甘苦未曾多尝。 想要成为日本刀,就要锻炼成梅花钢。 屈伸自如,刺入石头也不会受伤。 前行却又迟疑不前,眼看着就要相遇。
赏析
这首诗以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赞颂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秦朝焚书坑儒、陈胜起义、张良辅佐刘邦等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强调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以及对于学识、礼仪的重视。整体氛围庄重而慷慨激昂,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