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苏文忠公祠

· 郭棐
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 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 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 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访。
  • 文忠公祠:指纪念苏轼(苏文忠)的祠堂。
  • 潮涌:潮水汹涌。
  • 金山寺:位于江苏镇江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 云凝:云雾凝聚。
  • 玉局祠:指苏轼的祠堂,因其曾任翰林学士,翰林院又称玉局。
  • 天共远:与天一样遥远。
  • 日俱驰:与日光一样迅速流逝。
  • 庙貌:庙宇的外观。
  • 忠肠:忠诚的心。
  • 九陛:指皇宫的九重台阶,代指皇帝。
  • 祇今:至今。
  • 沧海:大海。
  • 宝陀诗:可能指苏轼的诗作,宝陀可能是苏轼的别号或诗集名。

翻译

潮水汹涌冲击着金山寺,云雾凝聚在纪念苏轼的玉局祠上。人们与天空一样遥远,心灵与日光一样迅速流逝。苏轼的祠堂历经千年依旧存在,他那忠诚的心意皇帝也知晓。至今在大海之上,人们仍然传诵着苏轼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苏轼的深切敬仰和怀念。诗中,“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描绘了壮观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苏轼的影响深远和永恒。后句“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则抒发了对苏轼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忠诚品质的赞颂。最后两句“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强调了苏轼诗歌的不朽魅力,即使在遥远的海上,人们依然传唱他的诗作,展现了苏轼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郭棐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