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远集古

艰危须仗济时才,儒术于我何有哉。 万里只携孤剑去,群心能捧大明来。 忽蒙汉诏还冠冕,更取峰霞入酒杯。 期向金陵醉江树,东山朝日翠屏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艰危:艰难危险的情况。
  • 济时才:能够救济时世的才能。
  • 儒术:儒家学说和治国之道。
  • 何有哉:有什么用呢。
  • 群心:众人的心意。
  • 大明:指明朝,也指光明、正大。
  •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官职。
  • 峰霞:山峰上的云霞,比喻美景。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东山:指南京东郊的紫金山,也泛指隐居之地。
  • 朝日:早晨的太阳。
  • 翠屏:翠绿的屏风,比喻山色。

翻译

在艰难危险的时刻,需要的是能够救济时世的才能,儒家的学说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我带着一把孤剑远行万里,众人的心意能够捧起明朝的光明。忽然接到朝廷的诏令,恢复了我的官职,更让我将山峰上的云霞取来入酒杯。期待在南京醉卧江边的树木,东山的早晨,太阳照耀着翠绿的山色如同展开的屏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艰危须仗济时才”一句,既是对时局的忧虑,也是对个人才能的自信。而“儒术于我何有哉”则透露出诗人对传统儒学的怀疑。后几句诗中,诗人通过“万里只携孤剑去”和“群心能捧大明来”的对比,展现了个人与国家的紧密联系。最后,诗人以南京的美景和东山的朝日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