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中秋夜阻雨不得赴方蒙章之约枉诗见贻赋此答之

人间无好月,天上又中秋。 雨点微沾瓦,箫声渐闭楼。 遂违杯酒约,空枉夜珠投。 旅宿蒹葭外,伊人不易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中秋:指农历闰月的中秋节。
  • 阻雨:因雨而受阻。
  • 枉诗见贻:指对方因不能赴约而寄来诗作。
  • 赋此答之:写下这首诗作为回答。
  • 微沾瓦:雨点轻轻触碰屋瓦。
  • 箫声渐闭楼:箫声渐渐停止,楼阁中不再传来音乐。
  • 杯酒约:指约定好的饮酒聚会。
  • 夜珠投:比喻对方寄来的诗作,如同夜间的明珠。
  • 旅宿蒹葭外:指在旅途中的住宿,蒹葭是水边的芦苇。
  • 伊人:指对方,即方蒙章。
  • 不易酬:难以回报。

翻译

人间难得有好月,而今夜又是闰月的中秋。 雨点轻轻触碰着屋瓦,楼阁中的箫声也渐渐停止。 因为雨阻,我无法赴你的酒约,你却寄来了如同夜明珠般的诗作。 我此刻在旅途中的芦苇旁住宿,想要回报你的情谊却难以做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因雨未能赴约的遗憾,以及对友人寄来诗作的感激。诗中“人间无好月,天上又中秋”一句,既表达了中秋佳节的难得,又暗含了因雨而错过赏月的遗憾。后文通过对雨声、箫声的描写,进一步营造了因雨而生的孤寂氛围。末句“伊人不易酬”则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无法回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