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汪碧巢

千里霜蹄展也宜,席门车辙记当时。 荆花乍落庭前叶,棠树欣添岭外枝。 百岁遗黎传世泽,八蛮儿女诵新诗。 桂江东下番禺近,暂报琅玕慰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霜蹄:指马蹄,因马蹄踏霜而得名。
  • 席门车辙:比喻贫寒之家或隐居之地。
  • 荆花:指荆棘之花,比喻艰难困苦。
  • 棠树:一种树,此处比喻家族或亲友。
  • 遗黎:指遗留下来的百姓,此处指家族后裔。
  • 世泽:指家族的恩泽或影响。
  • 八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 番禺:地名,今属广州。
  • 琅玕: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消息。

翻译

千里马蹄踏霜而行,恰到好处,记得那时在简陋的门前留下的车辙。 荆棘之花刚落,庭前的叶子也随之飘落,而棠树在岭外又添了新枝。 家族中百岁的后裔传承着世代恩泽,南方的儿女们吟诵着新作的诗篇。 桂江向东流去,离番禺不远,暂且以这美好的消息来慰藉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千里马蹄、席门车辙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荆花乍落”与“棠树欣添”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时光的流转,也寓意着家族的兴衰更迭。末句以“琅玕”喻指美好的消息,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祝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