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喻赓三

春来频客素馨田,想见高吟百卉前。 琼海罢官唯白发,蜀门归路在青天。 埋名后代还谁赏,廉吏今时不谓贤。 同是旧人君更老,相思遥寄梦熊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素馨田:指种植素馨花的田地。素馨,一种香花。
  • 琼海:指海南岛,古时多指官员被贬谪之地。
  • 罢官:被免去官职。
  • 蜀门:指四川,古时蜀地。
  • 埋名:隐姓埋名,不为人知。
  • 廉吏:廉洁的官员。
  • 旧人:老朋友。
  • 梦熊:《诗经》中有“梦熊罴”之句,后用以指吉祥之梦,也比喻生男。

翻译

春天来临时,我频繁地客居在种植素馨花的田地,想象着你高声吟咏在百花之前。你从海南岛罢官归来,只剩下白发,而归途却如同通往四川的路一样遥远,仿佛在青天之上。你的名声或许会埋没于后代,而当今之世,廉洁的官员已不再被视为贤良。我们都是老朋友,而你更显老态,我只能在思念中,将这份情谊遥寄于梦中的吉祥之篇。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境遇的同情。诗中通过“素馨田”、“琼海罢官”、“蜀门归路”等意象,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状态和归途的艰辛。同时,诗人对友人的廉洁品质和可能被遗忘的命运表示了惋惜,体现了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对时代风气的感慨。末句以“梦熊篇”寄托相思,含蓄而深远。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