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药亭偕蒲衣赴车陂荔枝之约余病新愈惮暑不果往却还新塘舟中寄怀兼柬车陂诸子

郭东收雨水新澄,只尺溪桥不共登。 林岫未忘多病客,鹭鸶闲似少年僧。 楼开静沼难为画,荔擘红衣不让冰。 想到山堂今夜短,几人吟共一窗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药亭: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蒲衣:人名,可能是诗人的另一位朋友。
  • 车陂:地名,位于今广东省广州市。
  • 荔枝之约:指朋友们约定去车陂吃荔枝的活动。
  • 惮暑:害怕炎热。
  • 却还:返回。
  • 新塘:地名,可能是诗人返回的地方。
  • :书信。
  • 郭东:城东。
  • 收雨:雨停。
  • 林岫:山林。
  • 鹭鸶:一种水鸟。
  • 红衣:指荔枝的外皮。
  • 山堂:山中的房屋,此处指车陂的朋友们的聚集地。
  • 一窗灯:一盏灯,指夜晚的照明。

翻译

城东雨停后,积水新清,只隔一条小溪桥,我却未能与你们一同登临。 山林依旧记得我这多病之人,鹭鸶悠闲得像年轻的僧侣。 楼台静立在清澈的池沼旁,美景难以用画笔描绘,荔枝剥开红色的外衣,其美味不亚于冰凉的甜品。 想到今夜在山堂中,时间短暂,不知有多少人会共吟诗句,同在一盏灯下。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因病未能与朋友共赴荔枝之约的遗憾,以及对朋友们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雨后的清新景象、山林的宁静、鹭鸶的悠闲,以及荔枝的美味,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结尾处想象朋友们夜晚聚会的情景,更增添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