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声歌

十八滩头波突兀,孤舟十夕不得发。蒹葭败叶鸣括括,江天霜满坠小月,乌猿一声一白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突兀(tū wù):形容山峰、水波等突然出现,高耸或汹涌。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括括(kuò kuò):形容风吹动芦苇的声音。
  • 乌猿:黑色的猿猴。

翻译

十八滩头的波涛汹涌,孤舟已经十天十夜未能出发。芦苇的败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江天霜降,月亮微小而坠落,每当乌猿一声啼叫,仿佛一夜之间白发增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边孤舟的孤独与凄凉。诗中,“十八滩头波突兀”以波涛的汹涌来象征旅途的艰险,而“孤舟十夕不得发”则表达了等待的漫长与无奈。后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蒹葭败叶鸣括括”和“江天霜满坠小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凄凉的氛围。最后,“乌猿一声一白发”巧妙地将猿声与人的衰老联系起来,增强了诗的感染力,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诗人的心境。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