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归贻王大雁侄元孝兼怀梁阜己

重城郭外野溪滨,讲德谁能似此亲。 暂别却无高卧处,薄游还有未归人。 心如蠹柳常经折,字泣鲛珠不救贫。 万里声名千古业,只应相爱寂寥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城:指坚固的城墙。
  • 郭外:城墙之外。
  • 野溪滨:野外的溪流边。
  • 讲德:谈论道德。
  • 高卧:指隐居或安逸的生活。
  • 薄游:短暂的游历。
  • 蠹柳:被虫蛀的柳树,比喻心情受到伤害。
  • 鲛珠:传说中鲛人所泣之珠,比喻珍贵的眼泪。
  • 寂寥:孤独寂寞。

翻译

在坚固的城墙之外,野外的溪流边,谈论道德的人谁能像这样亲近。 暂时告别,却没有找到可以安逸隐居的地方,短暂的游历中还有未归的人。 心情如同被虫蛀的柳树,常常受到挫折,珍贵的眼泪也无法挽救贫困。 万里的声名,千古的事业,只应珍惜这孤独寂寞的身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诗中,“重城郭外野溪滨”一句,既描绘了场景,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通过“讲德谁能似此亲”表达了对道德的追求与对亲近之人的思念。后句中的“高卧处”与“未归人”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游子的同情。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名声与事业的淡漠,以及对孤独生活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