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曹秋岳

别来犹见兴飞扬,雅事曾归布政堂。 亲入水岩寻子砚,自开山篓拣生香。 湖梅梦破多多蕊,代雁书稀一一行。 诗体更知无敌甚,戟门看试挽弓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雅事:指风雅之事,这里特指文化艺术活动。
  • 布政堂:指官府中的政事堂,也泛指官府。
  • 水岩:指溪流边的岩石,这里可能指砚石的产地。
  • 子砚:指砚台,古代文房四宝之一。
  • 山篓:指山中的竹篓,用来装载物品。
  • 生香:指新鲜的香料或香气。
  • 代雁:指传递书信的使者,比喻书信。
  • 戟门:指官府的大门,也泛指官府。
  • 挽弓强:指拉弓的力量强大,比喻诗文气势磅礴。

翻译

分别之后,我依然感受到你兴致勃勃的飞扬情绪,你曾在布政堂举办过许多风雅之事。你亲自到溪流边的岩石中寻找制作砚台的石料,又自己开辟山路,用竹篓拣选新鲜的香料。湖边的梅花梦醒,花朵繁多,而你代我传递的书信却稀少,每一行字都显得珍贵。你的诗体更是无人能敌,气势磅礴,就像在官府大门前试拉强弓一样强劲有力。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曹秋岳的思念与赞美。诗中,“雅事曾归布政堂”一句,既展现了曹秋岳的文化品味,也暗示了其官职身份。后文通过“水岩寻子砚”、“山篓拣生香”等细节,生动描绘了曹秋岳的文人雅趣和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末句“戟门看试挽弓强”则以比喻手法,形象地赞美了曹秋岳诗文的雄浑气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由衷钦佩。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