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赠答诗

我昔游五岳,登高仰寰宇。 附孔上泰山,攀葛吟梁甫。 封禅七十二,其事在太古。 继此徒荒唐,秦皇与汉武。 绵邈予有怀,飞龙居九五。 黋炳以辉煌,圣作而物睹。 一人响圜方,百辟分茅土。 子其从我游,高名录天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岳:中国古代的五大名山,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寰宇:整个宇宙、世界。
  • :指孔子。
  • 泰山: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
  • :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攀爬泰山的工具或方式。
  • 梁甫: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 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
  • 太古:远古时代。
  • 荒唐:不合常理,荒诞不经。
  • 秦皇与汉武: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帝王。
  • 绵邈:遥远。
  • 飞龙:比喻帝王。
  • 九五:指帝位。
  • 黋炳:光明灿烂。
  • 圣作而物睹:圣人的作为被万物所见。
  • 一人响圜方:一人之声响彻四方。
  • 百辟分茅土:百官分封土地。
  • 圜方:指天地。
  • 天府:指朝廷的官职或荣誉。

翻译

我曾经游历中国的五岳,登高望远,仰望整个宇宙。我追随孔子的足迹登上泰山,攀爬葛藤吟咏梁甫。古代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这些事情发生在遥远的古代。然而,后来的帝王们所做的一切都显得荒唐,比如秦始皇和汉武帝。我对遥远的历史有所思考,想象着帝王如飞龙般居于九五之尊。他们的光辉灿烂,圣人的作为被万物所见。一位帝王的声音可以响彻四方,百官则被分封土地。你若跟随我一同游历,你的高名也将被记载于朝廷的荣誉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作者游历五岳、登泰山的历史想象,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封禅大典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我昔游五岳,登高仰寰宇”展现了作者的壮阔胸怀和对自然的敬畏;“附孔上泰山,攀葛吟梁甫”则体现了对孔子及古代文化的追随之情。后文通过对秦皇汉武的批评,暗示了对历史虚妄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的历史视野,也体现了其对理想君王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反思。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