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尘

人间何处免,北塞独先飞。 似得风云气,全欺日月晖。 曳柴传战法,望锐亦兵机。 差胜京华客,终年化素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塞:指北方的边疆地区。
  • 曳柴:拖曳柴草,古代战时用以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
  • 望锐:指远望时的锐利目光,这里比喻观察敌情的敏锐。
  • 京华:指京城,这里特指繁华的都市。
  • 化素衣:指衣服因尘土而变脏,比喻在繁华都市中终日忙碌,却无所得。

翻译

人间哪里能够避免,北方的边塞独先飞扬尘土。 这尘土似乎得到了风云的气息,完全遮蔽了日月的光辉。 拖曳柴草是传递战法的一种方式,远望时的锐利目光也是兵法的一部分。 比起京城的客人,他们终年忙碌却如同衣服被尘土染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北塞飞扬的尘土,隐喻了边疆的战事与动荡。诗中“曳柴传战法”和“望锐亦兵机”巧妙地将尘土与战争联系起来,展现了边塞的紧张气氛。尾联则通过对比京华客与边塞的尘土,表达了对繁华都市虚无生活的批判,以及对边塞将士坚韧生活的赞颂。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