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鸠

奇毛远致自南交,异物何须论九苞。 霁后有声来屋角,月中无影立梅梢。 曾为汤瑞同丹鸟,不入周诗乱鹊巢。 宿世鹰扬心尚在,白旄黄发未全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奇毛:奇特的羽毛。
  • 远致:从远方带来。
  • 南交:指南方的交趾,即今越南北部。
  • 异物:珍奇的物品。
  • 九苞:传说中凤凰的九种美丽特征,这里泛指珍奇之物。
  • 霁后:雨后天晴。
  • 月中:月光下。
  • 汤瑞:商汤的吉祥之兆。
  • 丹鸟:凤凰的别称。
  • 周诗:指《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鹊巢:喜鹊的巢。
  • 宿世:前世。
  • 鹰扬:像鹰一样飞扬,形容英勇。
  • 白旄黄发:指老人,白旄是古代的一种旗帜,黄发指老人的头发。

翻译

奇特的羽毛从遥远的南方交趾带来,这样的异物无需讨论它是否具有凤凰的九种美丽特征。雨后天晴时,它的声音从屋角传来;月光下,它的身影却不在梅树梢上。它曾是商汤的吉祥之兆,与凤凰同列,却不被《诗经》中的喜鹊巢所乱。它的前世英勇如鹰,心中的英勇之志仍未完全抛弃,尽管已是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白鸠的奇特与不凡,表达了对其的赞美之情。诗中,“奇毛远致自南交”一句,既展现了白鸠的珍稀,又暗示了其来自远方的神秘感。后文通过对比白鸠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进一步突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特质。最后两句则通过寓言的方式,表达了白鸠虽老,但英勇之心不灭的豪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陈恭尹的诗歌才华。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