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

山中朝暮雨,溪上两三家。 古岸堆榕叶,闲门扫橘花。 茅茨散鸡犬,林沼涨云沙。 何恨伤春事,无心恋物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茨(máo cí):茅草屋顶。
  • 林沼(lín zhǎo):林中的小池塘。
  • 云沙(yún shā):形容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如同云雾般。
  • 物华(wù huá):自然景物的美丽。

翻译

山中朝暮都有雨,溪边有两三户人家。 古老的岸边堆满了榕树叶子,闲静的门前扫过了橘花。 茅草屋顶下鸡犬散漫,林中小池塘波纹如云沙。 何必伤感春天的逝去,我已无心留恋自然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村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淡漠。诗中“山中朝暮雨”一句,既表达了山中气候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后文通过对古岸、闲门、茅茨、林沼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最后两句“何恨伤春事,无心恋物华”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心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