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

荆扉颓岸引,蔬圃乱流通。 包橘无千树,芳兰自一丛。 暮云丹水北,古峡苍梧东。 柳外春沙没,哀哀何处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荆扉:用荆条编制的门,指简陋的门户。
  • 颓岸:坍塌的河岸。
  • 蔬圃:菜园。
  • 乱流:水流纵横交错。
  • 包橘:指橘子树。
  • 芳兰:香草,兰花。
  • 丹水:水名,此处可能指红色的河水。
  • 苍梧:地名,位于今广西境内。
  • 哀哀:形容哀鸣声。

翻译

简陋的门户依傍着坍塌的河岸,菜园里水流纵横交错。 橘子树虽无千棵,但芳香的兰花自成一丛。 夕阳下的云彩映照在北方的丹水之上,古老的峡谷位于苍梧之东。 柳林外的春天沙滩已被淹没,远处传来哀鸣的鸿雁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田园风光。通过“荆扉”、“颓岸”、“蔬圃”等意象,展现了村庄的朴素与自然之美。诗中“暮云丹水北,古峡苍梧东”一句,以壮阔的地理背景衬托出村庄的宁静与孤寂。结尾的“柳外春沙没,哀哀何处鸿”则通过鸿雁的哀鸣,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