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秘黎公挽词

山中朝沐罢,地下忽修文。 日黯炎洲树,江寒桂水云。 风松吟旧馆,露草泣孤坟。 欲拟招魂些,泉台恐不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洗头,这里指沐浴。
  • 修文:修习文学,这里指去世。
  • :昏暗。
  • 炎洲:传说中的地名,这里指炎热的地方。
  • 桂水:水名,这里指江水。
  • 泉台:阴间,指人死后去的地方。

翻译

在山中沐浴完毕的清晨,忽然传来地下修文的消息。太阳昏暗,炎热的树影摇曳,江水寒冷,桂水之上云雾缭绕。风中的松树在旧馆中吟唱,露水滴在孤坟上的草丛中哭泣。想要吟咏招魂的诗句,但恐怕阴间听不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诗中通过“山中朝沐”与“地下修文”的对比,突出了生死的界限。后文以自然景象的凄凉来象征诗人内心的悲痛,如“日黯炎洲树”和“江寒桂水云”,以及“风松吟旧馆”和“露草泣孤坟”,都充满了哀伤的氛围。结尾的“欲拟招魂些,泉台恐不闻”更是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无尽思念与无法传达的哀愁。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