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杂咏

近得论文友,幽期竹下深。 风前同奏雅,天上待知音。 仙袂披云接,华轩带月临。 不能赓妙咏,端坐思瑶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论文友:指一起讨论文学的朋友。
  • 幽期:秘密的约会。
  • 奏雅:演奏高雅的音乐。
  • 知音:理解音乐或文学作品的人。
  • 仙袂:仙人的衣袖。
  • 华轩:装饰华丽的车辆。
  • 赓妙咏:继续创作美妙的诗篇。
  • 瑶琴:古代一种美玉制成的琴,常用来比喻高雅的音乐。

翻译

最近结识了讨论文学的朋友,我们约定在竹林深处秘密相会。 在风中一同演奏高雅的音乐,期待在天上遇到理解我们的知音。 仙人的衣袖仿佛从云端接引,华丽的车辆带着月光降临。 我无法继续创作美妙的诗篇,只能静静坐着,心中思念着那瑶琴般的高雅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文学友人在幽静的竹林中相会的情景,通过“奏雅”、“知音”等词语表达了他们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中“仙袂披云接,华轩带月临”运用了浪漫的想象,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超脱。结尾的“不能赓妙咏,端坐思瑶琴”则流露出诗人对高雅艺术的深深向往和无法继续创作的遗憾。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