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药地和尚

青原山色皖江湄,不道来寻是别时。 世出世间双泪尽,吾师吾友一心悲。 难趋觉路呼元伯,谬以音声见子期。 从此无生的须学,净名仍要药王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原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是佛教名山之一。
  • 皖江湄:皖江,即长江流经安徽省的一段,湄指江边。
  • 世出世间:世间指世俗生活,出世间指超脱世俗,常用于佛教语境。
  • 觉路:指通往觉悟的道路。
  • 元伯:指高僧或导师。
  • 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师,这里比喻知音或理解自己的人。
  •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 净名:指清净的名声或境界。
  • 药王:佛教中指能治愈众生烦恼的圣者。

翻译

青原山的景色映照在皖江之畔,没想到来寻访你时,竟是分别的时刻。 在世俗与超脱世俗之间,我流下了双重的泪水,我的导师和朋友,我心中充满了悲伤。 难以找到通往觉悟的道路,呼唤我的导师,却误以音声寻觅知音。 从此,我必须学习超越生死的境界,即使清净的名声,也需要药王的医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和尚的深切哀悼和对佛法追求的坚定。诗中,“青原山色皖江湄”描绘了宁静而庄严的自然景象,与“不道来寻是别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意外与悲痛。后句通过“世出世间双泪尽”展现了诗人对世俗与超脱世俗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导师和朋友的深切怀念。结尾的“无生”与“药王”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精神救赎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佛法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陈子升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