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嵩山观察

登坛三十足称雄,况为维桑立大功。 百战身存长啸外,千篇诗在古人中。 高牙令肃三山月,棨戟寒生五岭风。 海宇升平今偃武,文坛从此又推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登坛:指登上高位或担任重要职务。
  • 三十足称雄:三十岁就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英雄。
  • 维桑:指家乡。
  • 长啸:高声吟咏,形容豪情壮志。
  • 千篇诗在古人中:指诗作数量多,质量高,可与古人媲美。
  • 高牙令肃:高牙,指高大的牙旗,象征权威;令肃,指命令严肃,纪律严明。
  • 三山月:指福州的三山(乌石山、于山、屏山),月在这里象征清明的政治。
  • 棨戟寒生: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寒生,指棨戟在寒风中显得更加威严。
  • 五岭风: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风在这里象征着边疆的严酷环境。
  • 海宇升平:海宇,指天下;升平,指和平。
  • 偃武:停止武备,指和平时期。
  • 文坛:文学界。

翻译

三十岁登上高位,足以称得上英雄,更何况为家乡立下了赫赫战功。经历过百战,身存豪情壮志之外,千篇诗作可与古人媲美。高大的牙旗和严肃的命令在三山月下显得更加威严,棨戟在五岭的寒风中生出寒意。如今海内和平,停止了武备,文学界从此又推崇这位公。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陈嵩山在军事和文学上的双重成就。诗中,“登坛三十足称雄”一句,既表达了对其年轻有为的赞赏,又突出了其在军事上的卓越贡献。“千篇诗在古人中”则展现了其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后两句通过对“高牙令肃”和“棨戟寒生”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军事上的威严和在文学上的影响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其在和平时期文学成就的推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陈嵩山的英雄形象和文学才华。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