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十首

· 陈第
西谷有一士,荡然无所求。 问君何为者,神闲道自休。 上无求于帝,寿夭等浮沤。 中无求于世,人呼任马牛。 下无求于子,苟以嗣春秋。 三者既无求,长歌何所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荡然:空无所有的样子。
  • 神闲:心神安闲,形容心情平静。
  • 寿夭:长寿与短命。
  • 浮沤:水面的泡沫,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迅速。
  • 嗣春秋:继承年岁,指延续后代。

翻译

西谷有一位士人,他空无一物,无所追求。 问他为何如此,他心神安闲,自得其道。 他对上天无所求,寿命长短如同水面的泡沫。 他对世间无所求,人们称他任马牛。 他对子女无所求,只愿后代能延续春秋。 这三方面都无所求,长歌一曲,又何所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然物外的士人形象,他不受世俗的束缚,对生命、社会和后代都持有一种淡然的态度。诗中“荡然无所求”一句,便概括了这位士人的生活哲学。他不为寿命的长短、世人的评价和后代的繁衍所困扰,表现出一种超脱和自在。通过对比“上无求于帝”、“中无求于世”、“下无求于子”,诗人强调了这位士人的无欲无求,最终以“长歌何所忧”作结,表达了士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人陈第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陈第

明福建连江人,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万历时以诸生从军,俞大猷召致幕下,教以兵法。官至游击将军,居蓟镇十年。大猷死,戚继光罢。见事不可为,致仕归,仍为老书生。第精音韵训诂。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尝游五岳两粤,有《寄心集》、《五岳两粤游草》、《毛诗古音考》和《屈宋古音义》等。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