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喜晴招王础尘洪药倩潘函观王紫巘集得一山房分得十三元
春归何处不书元,小筑初开近郭门。
万里故人同此会,一年新日到前轩。
欢无不合宁须酒,忧未能忘且树萱。
城市古来多隐地,买山非欲拟桃源。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有庆祝人日节日的习俗。
- 喜晴:喜欢晴朗的天气。
- 王础尘、洪药倩、潘函观、王紫巘: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得一山房:诗人与朋友们聚会的地方。
- 分得十三元:可能是指分得十三份礼物或奖品。
- 小筑:小型的建筑,这里指诗人的居所。
- 初开:刚刚开放,指新居落成。
- 近郭门:靠近城门。
- 新日:新的一天,这里可能指新年的日子。
- 前轩:前面的走廊或阳台。
- 树萱:种植萱草,萱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忘忧。
- 买山:购买山地,这里指隐居。
- 桃源: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翻译
春天回到哪里,没有一处不书写着元旦的喜悦, 我的小屋刚刚落成,靠近城门。 万里之外的故友同在此会, 新年的第一天就来到了我的前廊。 欢乐无需酒来助兴,自然和谐, 忧愁虽未完全忘却,但已种下忘忧的萱草。 自古以来,城市就是隐居的好地方, 我买山并非想要模仿桃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回归和新居落成的喜悦,以及与远方朋友相聚的欢乐。诗中“春归何处不书元”一句,既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也暗含了元旦的喜庆气氛。诗人与朋友们在新居中欢聚,享受着新年的第一天,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珍视。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并不追求完全与世隔绝,而是希望在城市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平衡的追求。
陈恭尹的其他作品
- 《 增城村居即事 》 —— [ 明 ] 陈恭尹
- 《 走笔送梁台佐赴粤西幕府二首 》 —— [ 明 ] 陈恭尹
- 《 送陈嵩山观察之任凉庄四首 》 —— [ 明 ] 陈恭尹
- 《 闲居 》 —— [ 明 ] 陈恭尹
- 《 送王叔琬季如奉川南使君命送家之宜兴时立安自都门奉太翁南来将至 》 —— [ 明 ] 陈恭尹
- 《 寻碧玉洞瀑布同王川南作 》 —— [ 明 ] 陈恭尹
- 《 钱太常葭湄以半舫诗索和次韵四首兼以送之 》 —— [ 明 ] 陈恭尹
- 《 拟行药城东桥 》 —— [ 明 ] 陈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