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木访予凤山以诗见贻兼致孙赤崖书次韵

一棹花前万里心,小城烟雨五峰深。 溪山嘉客能移棹,书札同人得断金。 只以空谈留永日,愧无清句答清吟。 乌衣门巷风流在,别后应知有嗣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ào):船桨,这里指船。
  • 烟雨:指细雨蒙蒙,如同烟雾一般。
  • 五峰:指凤山上的五个山峰。
  • 嘉客:尊贵的客人。
  • 移棹:划船,这里指客人来到。
  • 书札:书信。
  • 同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 断金:比喻友谊深厚,如同金石般坚固。
  • 空谈:空洞的谈话,没有实际内容。
  • 清句:清新的诗句。
  • 乌衣门巷:指南京的乌衣巷,这里比喻高雅的居所。
  • 嗣音:后续的消息或音信。

翻译

一叶小舟在花前,激起我万里的思绪,小城笼罩在烟雨之中,五峰显得更加深邃。 溪山之间有尊贵的客人划船而来,书信中志同道合的朋友如同断金般坚固。 我们只是空谈,却留下了长久的日光,我愧疚没有清新的诗句来回应你的清吟。 乌衣巷的风流依旧,别后应该会知道有后续的消息传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凤山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通过“一棹花前”、“小城烟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嘉客能移棹”、“书札同人得断金”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末句“乌衣门巷风流在,别后应知有嗣音”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