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茹子苍暂归会稽

擒文宿昔有高誉,曾策天人上玉除。 海外未舒千里足,客中犹著五车书。 恩存棠树诗常咏,寓共江城迹暂疏。 本为丹砂求作宰,知君不厌岭南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擒文:指捕捉文章的精髓,即写作。
  • 宿昔:往昔,过去。
  • 天人:指才学非凡的人。
  • 玉除:玉阶,指朝廷。
  • 千里足:比喻远大的抱负或才能。
  • 五车书:形容书籍极多,学问渊博。
  • 恩存:恩惠留存。
  • 棠树:古代传说中的树,象征恩德。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丹砂:一种矿物,古代用于炼丹,此处可能指炼丹术或道教。
  • 作宰:担任地方官。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翻译

你往昔以写作著称,享有高尚的声誉, 曾以非凡的才学登上朝廷的高位。 虽然在海外你的才能尚未得到充分施展, 但在客居之中,你依然博览群书。 恩惠如棠树般常被歌颂, 在江城暂居,我们的交往虽疏远却珍贵。 原本为了寻求丹砂之道而请求担任地方官, 知道你并不厌倦在岭南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尹送别友人茹子苍暂时归乡的作品。诗中,陈恭尹赞扬了茹子苍的文学才华和过去的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在外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诗中“恩存棠树”一句,既是对友人品德的赞美,也暗示了友人虽远行,但其恩德和影响仍将长存。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友人选择在岭南生活的理解和支持,展现了深厚的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祝福。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