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邹左俞园林

了无纷杂绝纤埃,有此园林倚粤台。 高柳夹门行径永,小桥横水画堂开。 坐疑古洞迷秦晋,日见渔舟自去来。 况是主人髯未白,官闲时得扫苍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了无:完全没有。
  • 纷杂:杂乱无章。
  • 纤埃:微小的尘埃。
  • 粤台:指广东一带的高地。
  • 高柳:高大的柳树。
  • 夹门:两旁排列,如同门扉。
  • 行径:小路。
  • :长。
  • 小桥:小型的桥梁。
  • 横水:横跨水面。
  • 画堂:装饰华美的厅堂。
  • 坐疑:坐着怀疑。
  • 古洞:古老的洞穴。
  • 迷秦晋:迷失在秦晋之地,这里指古洞深邃,仿佛能迷失时空。
  • 日见:每天都能见到。
  • 渔舟:渔民的小船。
  • 自去来:自由地来去。
  • 况是:何况是。
  • 主人:园林的主人。
  • :胡须。
  • 未白:未变白,指年轻。
  • 官闲:官职清闲。
  • 扫苍苔:打扫青苔,指悠闲的生活。

翻译

这里完全没有杂乱和尘埃,有一座园林依傍着广东的高地。高大的柳树排列在门前,小路显得很长,小桥横跨水面,画堂敞开。坐着怀疑自己是否迷失在古老的洞穴中,仿佛穿越到了秦晋时代,每天都能见到渔船自由地来去。何况园林的主人还年轻,胡须未白,官职清闲,时常可以悠闲地打扫青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雅致的园林景象。诗中通过“高柳夹门”、“小桥横水”等意象,展现了园林的幽静与美丽。后两句通过对比古洞的神秘与渔舟的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到园林主人年轻且官闲,更是强调了这种生活的惬意与自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