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恶

· 于石
村南村北麦花老,姑恶声声啼不了。有姑不养反怨姑,至今为尔伤风教。 噫,君虽不仁臣当忠,父虽不慈子当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恶:指婆婆的恶名或恶行。
  • 麦花老:麦子已经成熟,花期已过。
  • 姑恶声声啼不了:形容婆婆的恶名或恶行被不断提及,无法停止。
  • 伤风教:损害了社会风气和道德教育。
  • :叹词,表示悲叹或感慨。
  • 君虽不仁臣当忠:即使君主不仁慈,臣子也应当忠诚。
  • 父虽不慈子当孝: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也应当孝顺。

翻译

村庄南北的麦子已经成熟,花期已过,而婆婆的恶名却不断被提及,无法停止。有的媳妇不赡养婆婆反而怨恨婆婆,至今这件事损害了社会风气和道德教育。唉,即使君主不仁慈,臣子也应当忠诚;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也应当孝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个村庄中媳妇对婆婆的不孝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诗中“姑恶声声啼不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婆婆恶名远扬的情景,而“有姑不养反怨姑”则直接指出了媳妇的不孝行为。最后两句“君虽不仁臣当忠,父虽不慈子当孝”,则是对传统忠孝观念的强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风气的关切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社会现象揭示了普遍的道德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于石

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