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夏首启节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 三春:春季三个月,此处指暮春。
  • 南荣:南方的园林,这里指夏季。
  • 九夏:古人将夏季分为三个三个月,此处指初夏。
  • 黄莺弄:黄莺鸣叫,此处形容鸟儿的歌声。
  • 翠林:青翠的树林。
  • :剩余,此处指尚未凋零的花朵。
  • 瀑流:瀑布。
  • :山谷。
  • 应虚:回应空旷,形容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 早荷:初夏的荷花。
  • :这里是形容荷叶半卷未开的状态。
  • 长杨:高大的杨树。
  • :伸展,此处指杨树叶的影子在阳光下拉长。
  • 调轸:调弄琴弦,借指弹奏音乐。
  • 坐相于:坐着欣赏,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翻译

皇宫北门外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而南边的园林正迎来初夏的清晨。黄莺的歌声渐渐变得悠扬,绿色的树林里,花朵虽然已经开始凋落,但仍有残留的美丽。瀑布的水声在山谷间回荡,猿猴的啼叫空谷传响。早开的荷花向中心卷曲,高大的杨树在阳光下舒展着它们的影子。此刻的欢乐无以言表,我坐在那里,一边欣赏这一切,一边轻抚琴弦。

赏析

这首诗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皇家园林的景象。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细节描绘,将暮春与初夏、皇宫与园林、自然景色与人为活动相结合,展现了季节更替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黄莺的歌声、瀑布的流水声和猿猴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怀,寓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 1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