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秋暮言志应制

秋深桂初发,寒窗菊馀菲。 波拥群凫至,秋飘朔雁归。 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复非。 凝宸阅栖亩,观文伫少微。 圣敬韬前哲,先天谅不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内容或格律作诗。
  • 应制:指奉皇帝之命而写作诗文。
  • 桂初发:桂花初开。
  • 菊馀菲:菊花残留的芬芳。
  • 波拥群凫:波涛中聚集的野鸭。
  • 朔雁:北方的雁。
  • 月荚:指月亮的形状,荚状的月亮。
  • 云枝:云朵的形状,似树枝。
  • 凝宸:凝视天空。
  • 栖亩:田间,指农作物。
  • 观文:观察天文。
  • 伫少微:伫立观察星象。
  • 圣敬:对圣人的尊敬。
  • 韬前哲:隐藏前贤的智慧。
  • 先天:指天生的、先验的道理。
  • 谅不违:确实不会违背。

翻译

深秋时节,桂花初开,寒窗下菊花仍留余香。 波涛中聚集着一群野鸭,秋风中北方的雁群南归。 月亮的形状时生时落,云朵似树枝又非树枝。 凝视天空,观察田间的农作物,伫立观察星象。 对圣人的尊敬隐藏了前贤的智慧,天生的道理确实不会违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通过桂花、菊花、波涛中的野鸭和南归的雁群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季节的变迁。诗中“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复非”巧妙地描绘了月亮和云朵的变幻莫测,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后半部分转向对天文和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圣人和前贤智慧的尊敬,以及对先天道理的坚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哲理之思。

许敬宗

许敬宗

唐杭州新城人,字延族。许善心子。隋炀帝大业中举秀才。旋依李密为记室。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时由著作郎官至中书舍人,专掌诰命。高宗时为礼部尚书,与李义府等助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擢侍中。又助武则天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高宗显庆中为中书令,与李义府同掌朝政。曾监修国史。有集。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