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丑: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癸丑为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年份。
-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3月21日或22日,昼夜等长。
- 省见稀:少见,稀疏。
- 半开桃李:桃花和李花尚未完全开放。
- 不胜威:承受不住寒冷,花瓣被冻得半开。
- 应惭:应当感到羞愧。
- 落地梅花:指梅花落瓣,比喻春天的到来。
- 漫天柳絮:形容雪花纷飞,像柳絮般轻盈。
-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司春之神。
- 专节物:专门掌管时节变化。
- 新巧:新颖巧妙。
- 阴机:暗中操纵,此处指天气的变化。
- 造物:自然界的造化,指天地。
- 御腊衣:御寒的衣服,这里寓指春寒。
翻译
春分过后本应很少再见到雪花飘落,但今年不同,半开的桃花和李花抵挡不住寒意。落下的梅花仿佛因为没能迎接春天而感到惭愧,化作漫天飞舞的柳絮。似乎东君并未专注于节令变换,故意用新奇的方式开启寒冷的天气模式。今后的自然造化更加难以预料,气温若再回暖,人们还需要保留冬衣以防春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分时节罕见的降雪景象,诗人苏轼以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雪花的飘逸,又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气候变化的感慨。他通过梅花与柳絮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应惭落地梅花识"一句,既有对梅花凋零的惋惜,也有对自我未能把握时机的反思。全诗语言清新,寓言深刻,展现出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借雷琴,记旧曲 》 —— [ 宋 ] 苏轼
- 《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予携一瓢酒,寻诸生,皆出矣。独老符秀才在,因与饮,至醉。符盖儋人之安贫守静者也 》 —— [ 宋 ] 苏轼
- 《 和陶饮酒二十首 》 —— [ 宋 ] 苏轼
- 《 渔家傲 · 送台守江郎中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和王巩 》 —— [ 宋 ] 苏轼
- 《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 —— [ 宋 ] 苏轼
- 《 狱中寄子由二首 · 其一 》 —— [ 宋 ] 苏轼
- 《 过淮 》 —— [ 宋 ] 苏轼